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汉世祖 > 仁宗篇11 大上海

仁宗篇11 大上海

仁宗篇11 大上海 (第1/2页)
  
  正统二十一年(1062年),初秋,上海市。
  
  松江水依旧沿着既有之渠道,滚滚东流入海,不舍昼夜。设市近七十年的上海,已经彻底蜕变成一座繁荣富庶的“国际大都会”了,是大汉帝国商业氛围最浓厚、各种经贸行为最自由的港口城市。
  
  “市”这个字眼自古有之,其意确然,但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,还是头一遭。“上海市”,对帝国上下来说,长久以来都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新鲜事物。
  
  如果把世祖所置“上海务”那段时期算上,上海市在大汉帝国也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了。一百年的发展扩张,诞生了这样一座独树一帜的“怪物城市”,没有霓虹闪烁,依旧光怪陆离。
  
  经过开宝、雍熙、平康三代的野蛮生长,建隆时期的规范约束,正统时代的上海市比起过往,已经有序多了。这其中,除了朝廷越发的正视与重视之外,也因为方方面面的利益集团,形形色色的势力派别,已经将其填充占据,形成了相当的平衡。
  
  对于既得利益集团们来说,原始积累完成之后,他们要的是巩固,而非扩张,是一个利于他们统治的稳定秩序,掌握着社会上层资源与运转规则的他们,是天然的保守者与守护者。
  
  当然,在整个汉帝国的上层统治阶层之中,以上海为代表的“新兴”东南权贵们,又属于激进派与改革派了。
  
  同时,掌握上海市运转的上层权贵们,他们追求并达成的秩序,只是一种保证其地位、不影响其食利的秩序。因此,上海从来没有平静过。
  
  作为东南财富汇聚之地,上海的人心从来都是最浮躁的,数不尽的人群追逐着名利,无日不夜发生着的是各种势力纷争。松江河底沉积的每一具尸体,都伴随着一场恩怨情仇、一场利益纠葛。
  
  松江之上,从来都是帆樯林立,络绎不绝,沿两岸铺开有大大小小数十座码头,但从来不怕空置,总是有来自海内外满载着各种商品的船只将之填满。
  
  上海市的码头工人,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,他们用肩挑手扛,将这座城市的繁荣扛在肩上。
  
  在漫长的岁月中,他们其他底层工人,逐渐形成上海市规模最大的一个民间(底层)团体—红帮,与两淮漕帮、江湖(江南与两湖)船帮并称为“南三帮”,即便他们更多被视作权贵及大商帮们的打手。
  
  他们甚至驰名中外,过去的半个世纪中,有数以十万计的红帮子弟,乘船出海,在南洋诸国开拓闯荡,是各大封国最欢迎的移民群体。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财富与资源,但凝聚力极强,也能打,是对付土著势力最好的打手。
  
  沿江岸向南北扩张延伸十数里,是密集的仓场货栈、客舍旅店,道路密集,四通八达,高高矮矮、各式各样的建筑依次排开,车马辐辏,人烟稠密,是“港区”最显著的特色了。
  
  长年无夜,灯火辉煌。
  
  根据正统十三年(1054年),上海市官府的一次大统计,当年上海市的主客丁口,就已达八十万人,如今,又是近十年过去了,很多人都预测,上海将异军突起,成为大汉帝国第三座人口突破百万的城市。
  
  过去的几十年间,大汉帝国的总体人口持续增长,但对于各大城市而言,人口破百万,依旧是一个难关,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。
  
  在南方,金陵、杨州、杭州、广州,是最有希望突破的,但也始终差口气,反倒是上海,一步一步,从无到有,追赶上来,几无停歇地吸收着外来的人口。
  
  上海显然是一座以商业作为驱动的城市,自成立以来,商业与贸易就是城市运转的核心,它就像是具备一种魔力一般,吸引着各种资源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